「有一天,一場爭執,可能與孩子教育有關,可能與父母照顧有關,反正不管是什麼,我們就是起爭執了。然後,我摔了椅子,摔得稀巴爛,但是那個當下,另一半並沒有發怒或反擊,因為伴侶那個時候0.1秒的理解是,此時此刻現在對我失控的你,並不是在對我發怒,你是在哭求我的幫助。
那一剎那,深刻感覺到:愛情,是被各式各樣的經驗層層堆疊之後,它其實會淬煉成另外一種情感,可能比愛情更巨大,可能更接近生命的親密。」
星期四自我對話時間:「關於爭執」
上一篇對話,是導演沈可尚在拍攝《幸福定格》中的對話。
我曾經以發怒取代哭求幫助。
我覺得自己是隻籠中鳥。
某一刻,有個人,冷靜的對我說,
如果你用你自己會如何如何...的心態去看我們之間
主詞就是只有你自己
若你TITLE不是我們
那我沒必要為了你去調整我自己
你花了多少時間花在我身上
那我也是
不要一直講自己是籠中鳥
這樣我會覺得很不舒服
如果你覺得你在這關係損失比得到還多
那你想一下要如何做調整
到底是誰的態度有問題
感情裡
沒有誰對誰錯
就是誰甘願誰不甘願
但你如果一直在嫌
原本的那些甘願我會變得很不甘願了
親親摸寧早上八點鐘,星期四自我對話時間,欸,進入到婚姻關係(或伴侶關係)後,從激情到百無聊賴的日常,你覺得,對話,重不重要?
歡迎剛爭執完,或者是剛與另一半聊完天的人,來分享你的故事。